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美育 >> 美德学院 >> 正文

2024-2025学年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艺术教育年度报告

2025年05月30日 11:20  点击:[]

 

 

 

2024-2025学年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艺术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秉承“人文素质高、外语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构建了多层次美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2025年,学院在艺术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艺术课程建设

学院将艺术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础普及、专业拓展、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艺术课程体系,不断深化艺术教学改革,构建艺术教育与美育育人有效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学年开设限定性选修课,设2个学分,32个学时,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美育课程中要取得至少2个学分并通过考核,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

2025年度,继续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美育课程,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和需求层次,形成了阶梯式、学科化的课程结构,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影视等艺术门类,课程设置中既有美育通识类课程,又有提高学生艺术水平的实践类课程,至今已有两万余名在校生完成了美育课的学习与考核。

2025年,学院8个项目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其中“数字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创意工艺品扶贫高质量人才培养研究”等与艺术教育直接相关,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

二、艺术师资建设

学院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双轨并行的方式,持续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2025年度,学院美育教师团队规模达28人。我院基础教学部专设美育教研室,担任美育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多年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社团指导经验、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多名教师具有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学习背景,涵盖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电影研究等多元学科方向,形成跨学科、复合型师资结构。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组织教师赴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研修,组织教师参与非遗技艺传承培训,同时聘请山东省非遗传承人、行业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客座教授,共建 “大师工作室”,强化实践教学力量。

三、艺术教育管理

学院构建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艺术教育工作格局: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各部门、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规划全院艺术教育发展,设立美育教研室作为美育教学专门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课程建设、活动组织和师资管理。实施院系两级督导制度,全年开展艺术课程听课评课96课时,学生评教满意度达96.8%。

四、艺术实践活动

学院构建了“一团一品” 的课外艺术活动体系,打造特色艺术社团集群,如大学生合唱团、舞蹈团、清雅乐团(民乐)、飘雪书画社、汉服社、曲艺社等8个校级专业艺术社团。还有“非遗传承”研习社、“一带一路”艺术工坊、数字艺术创作社等跨学科社团。

2025年,学院实施 “艺术活动品牌工程”,形成贯穿全年的品牌活动体系:包括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曲艺大赛、舞蹈展演等;文化传承活动包括非遗工坊体验、传统文化讲座、民乐鉴赏等。

学院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保障艺术课程教学效果。我院推荐的《走近非遗柳编,探索文化奥妙——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柳编传承基地建设为例》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中荣获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在山东省大学生校园艺术节合唱戏剧专项展示活动中我院共有三项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五、校园艺术环境建设

学院以“四性四化”(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经济性;绿化、美化、净化、静化)为理念系统规划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形成立体化、沉浸式美育空间,实现环境育人。

学院拥有文体中心、学术报告厅、形体房、器乐排练室、画室等公共艺术场所,满足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有效发挥了文化设施的美育功能。同时学院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美育开展活动配备器材,保障和支持美育教育的发展。学校着力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各项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全方位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促进其全面发展。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艺术教育条件保障,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条:2023-2024学年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艺术教育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