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奇奥

2018年01月30日 17:17  点击:[]

2008年10月9日,法国作家让-马瑞尔·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成为第105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瑞典学院在授奖词中称他“作为作者,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称赞他“探索了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的人性”,而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霍勒斯·恩达尔盛赞他“是个伟大的作家和叙述者”。

隐匿的文学骑士

勒克莱齐奥算得上梭罗以后的又一位文学隐士。

勒克莱齐奥从不张扬,从不过多地说自己。很谦虚,从来不用太说道的词,把自己看做老老实实做文字工作的人。对于法国人来说,勒克莱齐奥亦是神秘人物,遑论其他国家的读者。

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许钧告诉记者,他与勒克莱齐奥在1982年就有过通信,那时是因为许钧要翻译他的一本书,叫《沙漠的女儿》,原名《沙漠》,就给他写了信,一个是想请他写序,第二就是想让他帮助澄清一些问题,解答一些疑点,“我们寄给他,他就一一解答”。

“他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独立思考的人,以笔、以创作来说话的人。而他为人非常诚恳,不跟着市场走,不跟着风气走。”许钧说,“我们对他的评价是非常明确地高,但他自己当然很谦虚,一般很少去谈这个,避免谈这个。但是我跟法国的一些作家,包括一些文学人士谈过,他们认为他的作品很多,但这么快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是我觉得是意料之中。因为在这样一个消费社会,大众喧嚣的社会,我们需要有一颗能够静下来的心,需要一个能远离市场,对人的精神进行思考的人。他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这种特色,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单一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都提出要维护文化多样性,而这四十年来,他坚决走的就是这条路。所以他是一种社会的良心,或者说是群体的一种灵魂。另外,这么多年来,他没有一天浮躁,每年都有好作品问世,从二十三岁开始到现在,每一部作品都不错,他是很少和市场有‘瓜葛’的人。”

寻找家园的流浪者

1963年,勒克莱齐奥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后名声大噪,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出版了30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涉及生态方面的问题,如1970年的《战争》,1975年的《巨人》——在非洲草原长大的他深谙当地的环境破坏与种族冲突。但是对他而言,曾在非洲大地上赤着脚白由奔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写作中时时都想重获这种感受,所以他的作品多写回忆而不写现实,因为“回忆比现实更为持久,因为它不像现实那样变幻不定”。

现任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兼法语系主任的袁筱一评论勒克莱齐奥:“等待,希望,绝望,死亡,包括宗教,这些都是勒克莱齐奥的表层主题。人类在这样的‘死生契阔’下,竟是永远也完不成寻找自我的梦想,这是勒克莱齐奥式的绝望和悲情。”

勒克莱齐奥一直都在寻找家园,他笔下所有的边缘人、流浪者,无一不是自我放逐的灵魂的投射。一直在寻找,而一直无法得到,勒克莱齐奥走过最底层,流浪过许多地方,对生命的苦难有着最深刻的体验和认知,但是这些苦难不能让他回头,因为他的生命必须如此。

和勒克莱齐奥私交深厚的北大教授董强说最喜爱的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有三部,一部是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这部书已经体现了他的全部想象世界与文风。他营造了一个空旷、孤独的世界,亚当·波洛像一个野人,却又像个哲人。他的生活,折射出灯红酒绿的现代世界的荒诞。其文字也已经出现一种特殊的音调,一种纯真的、连绵不断的童话般的声音。一部是他的短篇小说集体,叫《蒙多与其他故事》,显示了他的短篇才能。另一部是《沙漠》,用特殊的字体排版,营造出两个世界,一个是西方现代世界,一个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的世界,具有高度的抒情性。

勒克莱齐奥的中国情结

勒克莱齐奥曾经三次来过中国。他说自己一直保留了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东方思想的摇篮。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的京戏和国画对我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中国现代小说,比如鲁迅和巴金的小说,特别是北京小说家老舍的小说。

“我发现老舍的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勒·克莱齐奥如是说。

上一条:海纳万邦文献 促进社科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外文文献资源和服务体系建设30年回...
下一条:“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