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2018年01月30日 17:17  点击:[]

内容摘要】教学中如何处理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关系,因时因人而异。在两者的选择上,顾此失彼的取舍是错误的举措,而两者有机的统一,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人文教育,从人文教育感悟中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才是大学语文教学惟一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知识性;关系

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关系,一直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同人颇为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的语文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有重知识性的,有重人文性的,有人文性与知识性并重的。从大学来看,这些认识上的分歧,直接导致大学语文教学重点的各自截然不同的选择,而教学重点的不同,又必然造成不同培养结果。两者孰重孰轻,分歧的背后涉及到的是社会政治因素的左右、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课程性质的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我们探讨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关系,既是统一认识上的需要,也是时代育人的迫切需求。

一、教学中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关系透视

人文性与知识性的提法是从以前的思想性与工具性的提法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两者同中有异。从人文性与思想性来看,两者都含有教育的特性,而不同的是人文性比思想性在概念的外延上更为宽泛和全面。用人文性取代思想性,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规律探索的时代最新成果。

人文一词,《辞海》里第一个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今天的人文,有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强调对人的本能、个性、潜能等的尊重;一是强调对人的教化、教育的必要性。人如果不经过教化就只能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和价值标准,那也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包含有丰富的人文营养,具有教化和哺育的功能,时代又倡导以人为本。这些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人文性的原因所在。知识性实际上就是工具性,强调的是语文的使用功能。语文的学习对象是语言,语言本身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中对于人文性与知识性的不同取舍,主要有对立选择说与统一选择说。

1.对立关系选择说

所谓对立关系选择说,就是教学中在人文性与知识性的选择上顾此失彼的认识与取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语文课就等同于政治课,教材里的每一篇作品都成为了强化思想教育的阵地,思想性取代了知识性,而工具性的一面被抛弃;后来一个时期,语文课又等同于技能训练课,教材里的每一篇作品又成为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战场,工具性取代了思想性,而思想性的一面遭到了抛弃;再后来,语文课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教材里的每一篇作品又成为了传播人文精神的神圣领地,人文性取代了知识性,而工具性的一面又遭到抛弃。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语文课上顾此失彼的错位认识与选择,都与当时的现实背景分不开:重思想性的背景为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重工具性的背景,就是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思想教育而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重人文性的背景,语文课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而导致学生人文素质的低下。不过,语文教学中除了背景造成知识性与人文性的对立选择外,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以及不同认识的人也有与时代相同或相对的选择。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起始于1978年,当时的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面对10年浩劫之后的大学生,在汉语水平偏低、文字功底较差以及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不如意等方面的问题,倡导开设大学语文。今天我们客观地看,当时的初衷应该是补课的成分较大,教学选择上有重知识性的倾向。

上个世纪末期,大学语文又呈现出向大学人文转化的趋势,其目的是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人道关怀”、“公民素养”和“爱的能力” 等人类共同的文明素质的培养。而人文性提出的背景,一是应对市场经济“现实利益决定一切”的挑战,以确保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一是大学生日益低下的人文素质。我们理性地看,这一时期大学语文教学重点放在了人文性上,而对知识性却有所疏忽。

2.统一关系选择说

统一关系选择说,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同时突出人文性与知识性的重要地位,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过程达到人文素质提高的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始用于1949年。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要为课本定名,叶圣陶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文》课本名称里,实际包含有语言和文章两方面的内容,而这也就道出了语文客观上是具有多重性质的一门课程。

作为具有工具特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水平,只要是语言规范的文字材料都可能纳入教学的范畴。但从语言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又全都负载一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等内涵。因此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又一性质。为什么这样看呢?

首先,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谁只要使用它,就必然要流露使用者的倾向。人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思想、情感凭空去使用语言工具。其次,语文教材的主体内容均为历代和现代的典范作品,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作品、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又不可能脱离文章的思想内容单独去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个统一体,而一般来说,典范的作品是既有好的内容又有好的形式。好的内容会对同学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训练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语文课具有人文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具有人文性与知识性多重性质的一门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均不能失之偏颇。两者的关系不但不能彼此割裂,而且还必须统一。因为从某种层面来说,人文性与知识性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两者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二、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知识性统一的途径

人文性与知识性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统一,是理论认识统一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现实要求。语文课程现阶段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上。这就涉及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目标培养定位与两者统一的途径两个方面的问题:

1.目标定位

(1)知识性

知识性目标培养定位,主要培养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无论什么时候,其宗旨不能变。因为开设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使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人文性

人文的核心是人。人文性目标培养定位,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集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习惯和个性等方面,经过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化,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其人文素养,最终使其“发挥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作用”。

2.实现人文性与知识性统一的途径

(1)从知识传授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教学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并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的特点。

首先,从体裁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了加重文化比重,有的文学作品占的比例较大,而且采用按体裁的体例编排。笔者与同人一道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就是按文学体裁的体例编排的。教学中每一种体裁都可渗透人文教育。

以戏剧体裁为例,先向学生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让其充分了解、认识戏剧是在有限的时空里展现无限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然后以教材中的元曲作品《西厢记》为例,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由相见、相爱到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向同学们说明:美好的爱情需要双方共同去努力创造,神圣的爱情基础靠的是双方纯洁心灵的构建;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努力才能获得,幸福的未来非自己去创造不会拥有。同时,通过张生进京赶考说明一个人应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次,从篇章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篇章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内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大都在篇章教学中展开,一般的教材也是按篇章结构编排。尽管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翻版,但在掌握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方面是共同的目的。这就为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以小说为例,首先向学生介绍小说的有关知识,然后,从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入手,让同学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阿Q形象展开分析:充分认识作者运用典型化的概括方法从典型环境中创造出的这个典型人物,阿Q的一生深受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严重戕害,其性格核心是“精神胜利法”。作者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借写阿Q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希望引起有良知的国人的注意,达到拯救中华民族的目的。

鲁迅关注民生疾苦的爱心,弃医学文诊治国人灵魂的决心,拯救中华民族的勇气,以及一生与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今天莘莘学子的宝贵精 神财富。

再者,从语句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语句或语段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样承担人文教育的重任。

我们以苏轼的一段文章为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前赤壁赋》)。这段话是苏轼被贬黄州时于月夜泛舟而写。作者采用四、六字的对偶句,表达了自己在与世事无关的江水清风、山中明月求得慰藉和超脱。在《前赤壁赋》里,作者虽然表述了自己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心理,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反映,但表现更多的是他不计较个人得失、纵情山水的旷达胸怀。从上面一段话里,作者超脱的人生态度,对今天因受挫折而失去生活信心的年轻学子是醍醐灌顶的良药;对追金逐银时代的人来说无疑不是一副清醒剂。

另外,从字、词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但没有汉字作为载体,思维与交际就无法进行。所以字、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字、词也承担有人文教育的重任。

汉字是音、形、意的集合体,是世界上仅有的表意文字。几千年来,汉字在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中华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其作用巨大,今天它将继续发挥作用。由于“汉字的表意特征使他在摹拟事物外形的同时不仅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具备了强烈的审美性和情感性”,于是我们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引导同学们认识文化层面的文字,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和渗透人文教育的目的。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当涉及他的作品时,我们抓住爱国的“国”字做文章。甲骨文的 “•f”(guó),从• (wéi表疆域)从f(gē兵器),意为持戈守卫疆土就是指国家。今天简体国字从玉,表示国土如玉之珍贵。以全新的角度了解、认识国字后,教师归纳说明:先人从造字开始就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要拿武器保卫它,因为国土是国家臣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陆游一生爱国,死前还写了流传千古的《示儿》一诗,其伟大的爱国情怀渗透在字里行间;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均是以爱国为己任;当代的大学生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爱和报效自己的祖国呢?

以上列举的仅是课内的几种主要途径,两者统一的途径和方式还有很多,像第二课堂、网络等都是,但要实现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完美统一,教师精心设计、指导是个关键。

(2)从人文教育感悟中激发兴趣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

大学语文的特点是既教知识又育人,而育人是潜移默化式的。同学们经过体裁、篇章、语段和字词等四个部分的学习、了解,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欣赏名篇的同时,名篇名作里: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爱国、报国的抱负;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出的关心民生疾苦的爱心;孔子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语句所表现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陶渊明诗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所表现出的刚直不阿的品格;苏轼遭受打击迫害夜游赤壁古战场所表现出的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等已深入同学们脑际,潜移默化后所激起的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为同学们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打造了人文性与知识性两者统一的良好平台。

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性与知识性两者只能是统一的关系。教学中如果突出知识性而抛弃人文性,其结果将是枯燥无味的机械似的双基训练;教学中如果突出人文性而抛弃知识性,其结果将是空洞的穿靴戴帽似的政治说教。从知识传授中渗透人文教育,从人文教育感悟中促进知识水平提高,应该说是大学语文教学惟一的正确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建波 主编《大学语文学习指导》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步高 全国大语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昆明(论文)2004

3、肖绪才等主编《大学语文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尹世玮主编《大学语文教与学指导》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条:海纳万邦文献 促进社科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外文文献资源和服务体系建设30年回...
下一条:“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