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很大,新事物层出不穷,加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信息充塞着我们的耳目。这是过去的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互补性”这一命题是针对当前形势下的学校德育中显性教育所暴露出来的严重不足,又结合隐性教育的特点与作用,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以供同仁商榷与批评。
从 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兴起了研究隐性课程的热潮,使课程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更加丰富。“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目前在国际课程研究文献中,“隐性课程”一词已经是公认的教育术语,但对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结构的探讨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由此,对于课程的分类中出现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分法,对于道德教育也就自然出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分了。
显性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它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的道德教育。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显性教育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单纯的显性教育已难以完成道德教育任务。
从课程内容上看:只注重道德规范教育,不重视实践问题;只注重道德理想教育,忽视基本文明素养。诸如: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革命理想等等,讲的都是概念、观点和原理性的东西,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对学生作为一个 “公民”起码必备的团结友爱、讲卫生、懂礼貌、爱护环境等道德行为,却很少规范和约束,致使他们不愿从小事做起,更不注重自身的形象,令行为与认知不一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从道德教育方法上看,显性教育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集体灌输。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可信心理。显然,现行的显性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缺乏对现实的关注,难以培养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处理现实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而道德教育的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和择善而从的能力,所以,单纯的显性教育难以完成。
显性教育往往是把道德教育目标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把道德需要作为教育的前提。事实上,道德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而且更是为了发展和肯定自己。它不是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探索、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学生的生活,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开放性。他们心理上的好奇、好动、好胜表现为生活方式上的猎奇、创新和竞争。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化,参与意识日渐增长,对多种新生文化带有较高的敏感性,他们对道德教育更重在务实。因此,显性教育不适应他们的心理变化,别人的 “善言千语”莫抵自己的“心灵一颤”。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部分学生成了因特网上的常客。网络在带给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学生原有的那种单一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也被对信息的选择、判断、整合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日趋多元化。在网络这个 “新、奇、特”的虚拟世界里,对显性教育的挑战更加严峻。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它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其作用表现在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 (当然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正由于隐性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作用,才使得隐性教育倍受关注。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属道德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各有其特点,同时又有密切联系。道德教育积极效果的取得,有赖于二者的结合与互补。
渗透式教育既是显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它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学什么”和“怎么办”,使道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式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最好形式。其主要措施有:①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重视舆论导向,加强校风建设。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 ,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相反,肮脏的自然环境、恶劣的文化氛围、单调的生活方式则易使学生懒散、放纵。所以,道德教育要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激起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认识、领悟道德规范,达到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目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它具有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参与平等、服务个性化等特征。因此,通过因特网涉足网络文化,获取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对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反应最强烈的是青少年,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果让他们在网上成了腐朽文化的 “俘虏”,则是教育的失败。由此,抢占网络文化阵地,绝不能等闲视之,要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
总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实践中,不能割裂二者关系,更不能片面化和绝对化,同时要注重隐性教育的负面影响,加强学校道德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切实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供稿人:王小娟 来源:山东教育社 黄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