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告别的大师
2009年是一个告别的年份。7月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10月是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导弹之父钱学森。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大师的远去不仅仅意味着一个背影的凋落,更彰显出我们对这个时代精神贫瘠的隐忧。
在2009年离去的大师中,季羡林先生对读书人的影响最深,其作品也一版再版。这是因为,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学大师。他与金克木、张中行曾被颂为“北大三老”。如今,硕果独存的季先生也已驾鹤西游,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飞逝是多么的无情。作为一代宗师,季先生纵横捭阖、学贯中西,对梵文、巴利文以及古文献、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文化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和成就,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了一个严谨、扎实、科学的典范,季先生不愧为当代人生导师!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去年8月,季先生握着温家宝总理的手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这也是季老一生做人高尚品格的写照。季先生生前最后的授权作品是《读书与做人》,书中精选季先生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翻读这本书,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总能给予更多的人生启示。
张爱玲:“小团圆”里的是非
2009年4月8日,张爱玲封存数十年的小说《小团圆》在大陆出版。这是迄今最接近张真实生活的小说,却让“张学”研究者陷入了尴尬和两难。《小团圆》描写出身传统家族的女主角,与有妇之夫、汉奸邵之雍热恋的故事。小说中极度赤裸的性事描写,使人无法相信这是出自张爱玲手笔。这甚至让人认为李安在拍《色戒》前绝对看过尚未出版的《小团圆》。
此前,《小团圆》繁体版在港台出版,港台媒体似乎怕它不畅销,狠劲挑出其中所谓的“性”的奇异,作为宣传噱头。书中所谓的“爆料”确有不少,可“性”的描写,倒还不算出格。而且那些诸如“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在欧洲共享一个男人”、“胡兰成和苏青有性关系”之类的爆料,放到书中,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反倒是浮在“性”之上的“情”,读过之后,让人更为震动。
《小团圆》虽然热销了,然而“违背作者意愿的书该不该出?作品涉及的敏感话题该不该删?”成了媒体焦点,无数人对张爱玲的好奇在《小团圆》中得到了满足,但太过彻底的“坦率”也打破了张爱玲在许多人心中的幻想。《小团圆》的确是面镜子,它照出了“张迷”们不知道的另一个张爱玲。
阎连科:灵魂的颤抖
2009年父亲节前夕,备受争议的著名作家阎连科,推出《我与父辈》,畅销30万册,与他此前遭禁的几本书待遇截然相反。
阎连科历尽艰辛,于2008年出版的《风雅颂》,以荒诞的手法揭露知识分子的懦弱和堕落,指责声音从未停止过;而讲述军人跟上级家属婚外恋故事的《为人民服务》,以及关于河南艾滋病人的长篇小说《丁庄梦》,都被列为禁书。而《我与父辈》一反常态,没有争议,没有指责,好评如潮,非常畅销,被誉为“2009年最感人的书”。阎连科说,不是这本书写得好,而是它写出了人间最普遍的亲情,可能当下人们最缺失的是这个,所以大家都喜欢。
《我与父辈》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书中关于对父辈亲情的描述超脱了时代,直射入民族精神的核心,即使在当前,相信也能引发包括90、乃至00后年轻人在内的广泛读者的共鸣。阎连科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将自己的悔恨与懊恼娓娓道来,一个个平淡的字语,都化为一根根利针,刺入每一个读者的心田。经历过的人读这长文会有一种共鸣;而没经历过的人,却有一种警醒与启迪。
梁文道:电视媒体的走红
现在逛书店,显要之处总能见到梁文道的书。梁文道“转战”内地,1月《常识》初试啼声,3月是《噪音太多》,4月是《我执》,10月《读者》又大面积地铺开。四本书换了三家出版社,似乎并不多见,想是梁文道的书十分畅销,每家出版社都来活动,争着分到“一杯羹”,以至于弄得“道长”也为难,要多分几家平平怨气。
梁文道的成名,也着实要拜凤凰卫视所赐。梁文道参与的节目,凤凰台专辟有两档,一档是《开卷八分钟》,由梁文道介绍时新读物,虽仅八分钟,却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而另一档则是《锵锵三人行》,每期一般是窦文涛、梁文道再搭档一个嘉宾,笑谈时髦话题,嬉笑怒骂,纵论古今中外。“道长”的盛名,即是靠这两档节目日积月累地狂轰乱炸所致。
梁文道的走红,其实说白了,只是电视媒体的走红,并不是梁文道思想的走红,说起来“道长”也真谈不上思想,说来说去都是拾人牙慧的东西,借他之口说出来罢了,只是他比较勤快,看的书多,又博闻强识,节目上能随时随地用起来,但他也仅是个纽带,穿针引线,把这些东西串起来而已。
赫塔·米勒:“被放逐”的异乡人
2009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再次令中国文学界惊讶:并不是很知名的罗马尼亚裔德国女诗人、散文家赫塔·米勒获奖。由于米勒公开批评罗马尼亚政府,她被禁止在国内出版作品。1987年,她和丈夫、作家理查德·瓦格纳一同移民德国。米勒获得这个奖,超出所有媒体的预测,连德国文学界也普遍吃惊,德国媒体甚至称米勒为“德国文学的圈外人。”
而中国国内,研究德语文学的专家很少,加上德语难学,翻译酬劳偏低,因此一直对冷僻德语作家不够关注。据了解,此前只有《译林》杂志于2001年翻译过她的一组诗《黑色的大轴》,《世界文学》杂志曾经刊登过她几篇短篇小说。此外,唯一一部正式推出的作品还是在台湾地区出版的小说《风中绿李》。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童年片段及经历,回忆一群朋友的故事,他们因旧政权瓦解而精神崩溃,相继选择自杀。因此,在获奖揭晓之前,中文搜索网站上根本搜不到米勒的任何作品。只是,对诺贝尔奖的畸形崇拜,对能否得到外部世界认可的紧张心理,让我们在每一次诺贝尔奖揭晓后都要不断追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王树增:《解放战争》为年轻人而写
10月1日,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生日,回忆和描写解放战争的作品纷繁多样:小说、回忆录、电视剧等等。著名作家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上下部),在这中间无疑是分量最重的。全书130万字,全景式地展现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王树增是一位有着严谨创作态度的作家,他创作的《朝鲜战争》、《1901年》、《长征》等作品,继承了当代中国历史类纪实文学中,以细节还原历史面貌的写作范式。《解放战争》中,有时关乎人物命运,有时关乎战事进程,有时关乎战场胜负,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上至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将领,下至进攻一个暗堡的战士;大到横跨中原五省的战役,小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史实记述相融合,深刻的思想性和生动的艺术性结合,使其在众多叙述战争的文学作品中显得格外突出。
王树增说;“寻找历史是为了寻找心灵着落点,而我也想让年轻人从中获取力量。”他所看重的,不是介绍历史常识或揭秘什么历史真相,而是去发掘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量,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当代年轻人的意义。
余秋雨:浪尖上的“富翁作家”
余秋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从“捐款门”脱身的他,出版了新书《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这本书腰封推荐语:“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让人大跌眼镜,是余秋雨自比孔夫子,还是出版商的炒作?这无疑把余秋雨推到了风口浪尖。
曾几何时,余秋雨的散文让我们眼前一亮,他独有的文风备受人们推崇。可《问学余秋雨》却从电视节目脱胎而来,让人难免有些失望。对此,有评论者越发认为余秋雨的新书与于丹、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座后成书不无二致,而这,不应该是一位散文家的作品,这使他越来越远离了作家的身份,而更接近于“文化超男”。
2009年10月,上海徐家汇商城上市,余秋雨名列十大股东之一,从“文化苦旅”到“富翁作家”,余秋雨再度成为话题焦点。分析人士表示,“只要徐家汇上市后股价能达到20元,余秋雨的持股市值就会突破亿元大关。”余秋雨是国有资产的攫取者还是投资家?那是另外一个议题。
孔二狗:写“黑道”一夜走红
2009年,一部名为《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的小说,忽然登上各大书店的排行榜,并且迅速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这部“直击东北黑道病态生存现状”的长篇小说,在天涯杂谈连载以来,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追捧,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惊人点击量,人气远远超越《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创造的纪录。作者孔二狗也因此成为最具神秘感的网络当红写手。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写尽20年风云故事的写手,竟然是一位80后上海高级金领。《黑道风云20年》里,孔二狗用沉重又不乏幽默的笔触,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很多语言类似赵本山的段子,看得人忍俊不禁。这部小说,就其本质,更多的是一部市井小说。就如《金瓶梅》披了色情故事的外衣,《黑道风云20年》借着黑社会故事的壳,要讲的却是中国社会20年来变迁下的人情百态,各种人物挣扎着求生存的故事。如孔二狗在开篇所提到的,“想拷问的,是社会与人性”。总体来看,不能说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但确实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