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热点 >> 正文

服务“两个高端”的“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023年10月24日 11:51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产业高端升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需求,面向“两个高端”,针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了“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技术精、技能强、上手快、后劲足”、有潜力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卓越人才。成果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3年7月2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笔者牵头主持的“服务‘两个高端’的‘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获得职业教育类一等奖。这既是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近10余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江苏率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项目的积极认可。结合该成果探索过程与背景,重点介绍成果相关思考与主要内容,以期更好地为全国职业院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启示和借鉴。


 



01

一、教学成果形成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产业高端升级。国家深入实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强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原有技术技能相对单一、理论够用为度、注重技能重复训练的人才越来越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两个高端”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黄炎培先生创建的具有百年历史、全国领先的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当时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需求,抢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机遇,于2012年率先启动江苏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在联合高校支持下,先后在机械电子工程等8个专业独立开展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于2017年探索形成“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于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特别是在2019年率先承担国家职业本科教育试点任务,陆续在23个职业本科专业应用该成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范本。



02

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持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变革。近10年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江苏聚焦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建设中高端制造业先行区,对服务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学校当时开展的传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高端产业、产业高端新型岗位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单一定向的培养定位不符合产业转型对人才复合、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传统高职教育针对产业所需要的岗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学生为适应特定岗位而掌握专项技能。当前,产业岗位已从传统的一般岗位、专业岗位向综合性岗位、开放性岗位演变,企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单一技能,相对单一的培养定位已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新需求。


第二,够用为度的课程体系难以培养适应岗位技术迭代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传统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习得实践技能较为困难。在实践探索中,高职院校从实用性出发,普遍淡化传统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职业岗位所需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建成“岗位必需、够用为度”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在未来发展方面出现上升能力不足、发展后劲匮乏的问题。


第三,强化重复的技能训练易使学生技术技能定型化,导致可塑性、创新性不足。传统高职教育为使学生掌握某项操作技能,一般是通过单一、重复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只能凭经验解决。当前,产业发展已逐步脱离了传统产业的单一性、线性的技术模式,产业和岗位与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结合更为紧密,复杂性、复合性也更强,一线人员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03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做法

在专科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本科职业教育,不是层次上的简单提升,也不是推倒一切重来,而是继承职业属性不变和对标本科属性发展转变的辩证统一。


(一)明确“三性”人才培养定位


在启动高职本科联合培养试点后,学校上下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综合全校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复合性”“精深性”“创新性”的培养定位。复合性,是指专业对接岗位涉及技术领域更宽,要求培养的人才掌握岗位相关的多种技术技能,形成综合优势;精深性,是指专业对接岗位涉及技术深度更高,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加深厚的技术理论基础、更加深入掌握将来从事岗位的关键技术;创新性,是指专业对接岗位工作过程复杂程度更高,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并能够灵活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持续推进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具体到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需要在复合性、精深性、创新性等三个方面找到各自的侧重点,从而形成更为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而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


(二)推进“系统化”课程改革


一是全面植入“金铁美强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五育并举具化为“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美的形象、强的技能、创的精神”的校本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做强思政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二是推动公共基础课“分层分类”。根据学生数学、英语、物理等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因材施教,实行针对性分层培养;依专业需求,开设40门“通用+个性化”公共基础课,并分别制定教学标准,实施分类教学。三是促进专业基础课“广深兼顾”。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拓展专业基础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技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专科相比,专业基础课课时增加了30%,增设实验环节强化原理掌握。四是强化专业核心课“三跨整合”。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开发课程。综合分析产业多岗位能力需求,跨岗位提取公共技术技能开发专业平台课程30余门、提取专项技术技能开发专业方向课程40余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逻辑,跨专业打破学科、院系限制,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师资团队等,学生跨专业选课比例达到20%以上;基于典型工作任务需求,跨平台整合实习实训资源,开展系列化综合项目训练,占实践总课时比例30%左右。五是全程融入“三阶递进”创新教育。普及“创新初识”,覆盖所有学生开设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创新思维与创业基础等创新必修课程6门、TRIZ创新方法等创新选修课程25门,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深化“专创融合”,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创融合课35门,全程融入专业培养过程,引入最新专业创新实践成果构建典型教学案例,重点教会学生将创新方法运用到专业技术开发领域。推动“创新实践”,面向准毕业生开设创新实践项目,依托专业社团,聘任指导老师,以五级竞赛体系为辅助,实现“赛中创”;引导支持学生在创新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鼓励以专利开发、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开展毕业设计,实现“学中创”;组建51个师生创新工作室,开放实验实训平台,遴选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实现“研中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


(三)培育“三师三化”师资队伍


一是推进骨干教师专家化。以师德为先,引培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人才21人、行业骨干90余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14个,着力提升骨干教师技术实践能力,打造精实践通行业的专家团队。二是推进博士教师双师化。引培博士305人,新聘任博士需下企业实践半年和跟岗教学半年,经考核合格方能上讲台,促进教育教学、技术实践能力双提升。三是推进兼职教师专业化。聘用企业技术骨干120余人,其中,华为、精雕、中兴合作企业派驻工程师34人,与骨干教师结对子,着力提升教学能力,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重点开展实训教学并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技能竞赛,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在校实践能力培养与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


(四)打造“四型协同”育人平台


一是技术联盟型。以技术为纽带与北京精雕、西门子、博世等27家技术输出企业构建联盟,主要面向技术输入企业实施校企双元培养。二是协同服务型。与华为等12家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发挥专业与地域优势,建设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区域培训中心,聚焦企业一线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近5年,师生共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947项,到账经费8290万元。三是双创孵化型。与地方政府和金蝶集团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孵化平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年提供顶岗实习岗位200余个,建成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四是国际伴随型。服务中国有色集团等中国企业“走出去”,共建“中赞技术学院南工院机电分院”等境外办学机构、职业教育特色“孔子学院”,输出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培养培训企业当地急需人才500余人次。


(五)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机制


一是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企业真实项目串联课程主要知识点,构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教学模块,让学生接受契合企业实际的项目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覆盖所有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二是突出过程评价。以2~3名学生组成团队完成课后作业或实验实训项目,通过集体答辩和现场评分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累加计算平时分数,占总评成绩比例提升至70%~80%,彻底改变“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04

四、成果推动了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培养模式和育人机制创新

(一)丰富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


成果基于“职业带”理论,在深入产业调研和长期培养实践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复合性”“精深性”“创新性”人才培养定位,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精准画像。“三性”培养定位,适应了产业高端、高端产业提出的更宽技术领域需求、更深技术要求、更复杂工作需要,重在提升学生灵活运用创新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推进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各专业结合产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在“三性”各维度找准个性化定位,从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该成果为依托,完成省教改重中之重课题,出版专著《职业本科教育办学的思考与探索》,并在《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二)创建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


成果以江苏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为契机,聚焦“三性”培养定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课程为核心、师资队伍为支撑、育人平台为载体、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为保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专科相比,该模式突破理论“够用为度”的局限性,实施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分层分类教学,突出专业基础课广度深度和系统性,提升了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与应用型本科相比,该模式显著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构建了更加贴合实际工作过程的以单项实训、综合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技术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了产学研创有机协同的育人机制


传承发扬黄炎培先生“做学合一”办学理念,紧密结合新时代需求,与北京精雕等技术输出企业组建联盟,开展校企双元培养,为技术输入企业提供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与华为等企业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区域培训中心,面向一线技术需求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产业技术培训等,注重用创新方法为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并将相关成果改造为综合实训、创新竞赛项目,提升学生技术研发能力;与地方政府、金蝶集团等共建大学科技园,支撑师生共学共研共创,助力构建“专业+创新”和“意识、思维、方法逐步提升”的专创融合体系,强化学生技术创新能力;与中国有色集团等大型企业在赞比亚建设机电学院,为“走出去”中国企业培养当地急需人才。通过多方协同培养,突破了固化单一技能训练的局限性,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五、成果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一)应用成效好


重点服务“两个高端”,累计培养7届共2286名本科毕业生,其中,80%入职世界500强、专精特新和行业骨干企业,从事研发、技术主管等高端岗位比例超50%,就业情况与本校专科、合作本科学校同类专业相比有明显优势,用人单位满意度历年均超90%。特别是升格后独立培养的首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近90%,平均起步年薪超9万元。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工作踏实肯干、技术能力强、实践操作上手快、技术理论基础扎实”。2018届学生相国梁作为毕业生典型代表,入职行业头部企业科远智慧集团4年即担任研发总工程师,牵头完成10余个大中型技术研发项目,深受企业好评。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学校获批职教本科专业30个,其中8个专业被纳入省高水平专业群。


(二)推广范围大


成果第一完成人承担省教改重中之重课题“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相关教研课题82项,出版职业本科专著1部,并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发布。学校承担国家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评估标准和学位办法等研制任务,牵头制定国家6个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成果做法在教育部2022年新春发布会向全国宣讲。牵头开展江苏现代职教体系本科专业试点项目27个,模式辐射到15所学校。累计开展职业本科培训376次,参训7万余人次,10余所学校组团接受培训。承办全国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质量提升研讨会。近5年,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全球创业名校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校长论坛等国际、全国和全省重要会议作相关专题报告30余次。近10年,兄弟院校来校交流学习高层次人才培养相关经验做法1500余批次,来访院校1000余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70%。


(三)社会反响强


近5年,媒体累计报道500余次,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百余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话栏目多次深度报道。数十位国家领导和省部级领导多次来校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效,认为“学校办得很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很多创造”。学校在中国“互联网+”大赛、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中多次获得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肯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聚焦“三性”人才培养定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课程为核心、师资队伍为支撑、育人平台为载体、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为保障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运用该模式,学生就业初期具有较强岗位适应性,就业2~3年具备工艺改进、技术提升的综合能力,就业3年以上适应新技术变革要求,具备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6月,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在参加学校本科生毕业典礼时强调,学校突出的办学成果“充分彰显了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必将成为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必将在全国职教战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开了个好头、树立了标杆”。

 

 

 

 

 

上一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
下一条:推动新版专业落地实践 提高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1-26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