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热点 >> 正文

热点时评:大学语文鸡肋化,到底是谁之过?

2018年01月30日 16:17  点击:[]

据一项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调查显示,认为效果“一般”的占63%,认为“差”或“较差”的占12%,只有25%的学生认为“好”或“很好”。调查证明,大学语文鸡肋化日益严重,贫血背后是精神贫血。

鸡肋一词,意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事实上,大学语文鸡肋化表现远不止教学效果一项,至今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从必修课降至选修课,严重者甚至停课,这就不是被鸡肋化,是被抛弃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大学生文化成人,精神成人必须提升其母语素养,可我们是否给予他们提升沐浴素养的环境呢?看看今日大学校园,学生大声朗读的是英语;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的对象是英语,千辛万苦只为一纸证书的也是英语。一句话,英语无处不在,左右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把他们的学习空间挤占无余,又让他们怎么去学习母语,提升素养?大学语文备受歧视,上不了考试台面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没有考试压力仅凭个人兴趣又怎能大学生集体提高母语素养?大学语文鸡肋化,与大学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

尽管我们都清楚语言文化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可又有谁真正关心过母语的缺失。当年愤然辞职离开清华园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不就是他“始终不能容忍考试表格中荒唐的分数顺序:政治、英语,然后才专业”吗?他首次招生,入围考生因英语不过关,校方“开恩”让他们成为博士课程访问学者。次年再考,英语又成为博士诞生的拦路虎,结果第一炉博士尽废。陈丹青因英语损失了几名博士,国家因英语损失了几位艺术人才。

笔者举此例并不是认为英语不该学,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在我国并非主流,用场也很有限。若从事外交、导游、翻译等工作的人学习无可厚非,但对其他行业人员则不必如此苛刻要求,更不应成为入学、晋级、评职称的“必修”条件。可是事实与笔者的想法恰恰相反,任何想往高处走的人都必须过英语这一关,否则,一切免谈。

于是,我们让“英语第一”这个所谓的制度逼得处处碰壁,还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种或许根本用不上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又怎么可能去认真学习汉语?又怎么去提升人文素养呢?有人说一个好的环境让坏人变成好人,坏的环境把好人变成坏人,一个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只能让汉语走向没落。

英语在大学中的高调,正反衬出语文的低调和没落。这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它涉及到一系列制度及各种不合理的因素,不仅有学校的还有国家制度方面的。正是我们盲目地拔高英语,拿英语做衡量人才的标准,人才招聘、职称评定等又以英语为宗,全然无关汉语之事,让处身于竞争激烈社会中的大学生钟情于语文无疑是可笑的。没有一种激励制度和非制度因素——政策、舆论导向、思想观念——环境,大学语文鸡肋化甚至被抛弃也就无药可救。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连自己都不热爱汉语,却又努力向外输出汉语文化——建孔子学院,试问我们拿什么去教授他人。我们可以把正规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鸡肋化,甚至抛弃,那么外国人又怎么去信服中国元素呢?

(撰稿:耿静静)

上一条:人民网论:动真碰硬打好转变作风“持久战”
下一条:2007年中国十大文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