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热点 >> 正文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年01月30日 16:17  点击:[]

李定国

(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美国通识教育的源起及其发展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教育理念和实践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当今我国许多高校也在实施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外在化的缺失,即重视“何以为生”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存在着谋生手段为“有限目的”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无限目的”的矛盾。我国高校已普遍实施通识教育,如何合理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8)12—0177—03

一、美国通识教育的源起和本质特征

1.美国通识教育的源起。

美国社会具有显著种族和人群多元的特征。自1776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在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教育中,其通识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承载着美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这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1)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的移植与美国大学生课程的冲突,促成“通识教育理念”的浮现。

以欧洲白色人种为主体的美国在传承欧洲文化教育思想时,推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智慧且心灵自由的博雅之士”。大学开设课程“七艺”是以培养贵族和牧师为目标的,而美国“民主政治”的推行是需要美国人共同参与的,这种培养目标上的冲突有悖于美国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因而促成美国的大学教育者如邓斯特·艾格特(哈佛大学)对大学课程改革,全面实行选修制。旨在实施“学生必须掌握的古典文学的种种范例,能够成功地把自由原则注人年轻人的心灵,激发他们最活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慷慨的行为。”

(2)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实用性、功利性的专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冲突,促成美国通识教育的形成。

美国许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纷纷开设自然学科、工艺、法律、社会学等课程动摇了贵族、牧师博雅课程设置的基础,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发了“通识教育”的形成。“通识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继承。单获得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和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广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国文明的基本要素”。所谓通识教育,即“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首先关注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无关的价值”。这时的“通识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强调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培养的不是“工具人”或“理性人”,而是教育对象人格的发展。

(3)20世纪后,围绕着美国本土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争论和共同价值观的核心,促使教育的实践中,关注学生个体内在精神世界或价值的“觉醒”,对不同文化理念进行“整合”而得以发展。

1987年卡耐基教育基金促进会出版的报告《大学课程的整合》提出大学要转变教授特定学科性和课程引论形式的通识教育。要促进学生在历史意识、科学价值观、国际与多元文化、艺术等方面经验的整合。“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觉之教育。是一种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促成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理念应是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2.美国通识教育的本质。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教育为之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心智”的开发,其终极目的指向人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此为教育原本意义。美国通识教育一直践行这原本意义。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为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景建立互动主体性关系的教育。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本质上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第二,教育目的上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第三,教育内容上是个人生活领域知识和技能以及心智的培养。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统一,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知识学科可以融会贯通,贯通“何以为生”和“为何而生”两大领域,开发学生的心智以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识不仅指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能力等。本质是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起点和理想目标,是对过早划分专业界限的一种矫正,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培养主客体关系情景的构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经由“通”到“识”的整合,达成受教育者主体“觉醒”或“解放”。

二、美国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其实施方式

1.通过通识教育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

(1)通识理念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识教育的“通”指贯通,要求学能通达不同领域,突出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特别关注到“为何而生”的教育。其“通”的目的突出了人生存的本质意义,也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教育目的是契合的。“识”指对基本知识的认知,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等。它突出了通识教育对个体人的心智的培养。总体上培养的人应是“健全”公民和“完整”人格。这种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能力等的培养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共通的。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陆登斯提出了“全人”的目标,倡导为下个世纪培养“新人”。他认为,大学各阶段的教育都应包含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课程,还是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终生的追求。

(2)通识教育实践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美国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人道德的培养,尽管没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独立学科,但美国通过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等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把美国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合作、诚信等道德灌输给下一代。教育方式多样,实效性强,有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识教育内容包含科学、人文、社会各领域,通过教给学生人类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素质的训练,让学生建立以本国为主导的价值观。美国各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民族精神和美国文化的认同教育,这不仅在历史、文化、道德等课程中体现,而且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做出榜样。

2.美国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式。

(1)大学中开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相互结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学校普遍设置了德育类的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从多方面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中显性课程涵盖了社会类课程、公民科课程、历史科课程以及其他人文科课程。隐性课程渗透着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是美国德育的主要特色,通过通识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来体现。一些隐性课程有校园文化、“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宗教、俱乐部活动等。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非正式通识课程中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和合作精神的养成。

(2)美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体现出美国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其他任何政党或政府都是暂时的,只有美国才能长久存在。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呈现出一道奇特的景观,那就是滥用的国旗。无论是议会大厦、司法机关,还是学校、公司、宾馆几乎没有不挂国旗的。同时,美国大学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中美国历史、文明、道德的灌输和渗透式教育,特别是美国文明史课程,教育学生对美国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对自己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美国民族文化中的宗教约束。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着统治地位。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的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有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约束自己的举止行为,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诚和团结。

(4)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激励。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国度。那些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其功德,用以激励世人,引导青年。美国有很多地名是以德高望重的总统的名字命名的,用杰出的人物命名学校、城市、街道、公园等更是常见。这种榜样的激励体现了美国对公民个体人格发展的促进作用。

(5)美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的道德、法律的评价作用。美国的大众传媒有其厚实的基础,在世界领域内无孔不入。由于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实力及良好的信息制度,使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组织及社会成员的道德评价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各级政府官员都处在机灵而警惕的新闻记者监督之下,许多涉及贪污、渎职、失职等案件都是媒体向公众披露。这种无孔不入的媒体监督,体现其道德和法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我国各大学校长及管理者的推动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

对我国大学来说,实践通识教育比讨论通识教育更困难。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所说:这些困难一是没有人去管;二是没有教授愿意去教;三是没有学生愿意花精神去听。各院系领导及教师缺乏权利,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而美国各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得益于大学校长的大力推动。如哈佛大学从18世纪初首任校长亨利一邓斯特开始至今,历任校长及管理者一直领导并参与通识教育实践,才有今天哈佛大学高素质的人才。这一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在一个组织中,组织目标是灵魂,组织领导是核心。在大学这一组织中,合理采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达到大学教育要实现的“为何而生”与“何以为生”的统一,必须突出领导的核心地位。否则,就没有领导者、组织者,在实践中实施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更是“痴人说梦”。

2.陶冶人格,消除大学生重“何以为生”轻视“为何而生”的人格分裂观念。

当某一观念形成后,要转变这一观念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特别是偏见。对于人来说,要转变错误的观念形态,就要“变心”,“变态”。“变心”就是把“分别心”变为“平常心”,“认同心”。“分别心”是指大学生一进校就要接受专业划分的格局;并把专业和共同基础知识划成格子装在心中,在认知上戴上“有色”的眼镜,当然就有专业重要,共同基础知识不重要的心态。因而要拆掉装在大学生心中的“格子”,把“分别心”变为“平常心”和“认同心”。心态通过言行举止来表现。心口如一是“正言”,行为上是“精进”。当代的大学生表示对思想政治教育没兴趣时,是源于他们的“心”不在这上面,因而“变态”强调的是人与广阔的社会之间关系的情景构建中的主体性作用,遇社会情势而变,涉及大学生与大学群体,大学生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和大学并不希望学生是“瘸腿”的专家,则大学生应该改变观念,调整心态。事实上,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最终是靠人与人的互动来完成的。

3.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健全公民社会责任的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一个没有自信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国家的强大来源于国民的自信、自尊和自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大学生对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的统一的把握,突出大学生在可能世界的探求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对社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培育,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理论上认知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及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实践上,让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的活动中去。如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旅游;参观博物馆;感性认知我国历史名胜古迹等。

其次,加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开设,突出渗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让大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要求,培育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关键是大学生个体人格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使每个人认识到都要为国家尽职尽责,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突出大学生主体的“觉醒”教育。

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一致,在通识教育的视域内,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智慧的培植。这种个体思想道德智慧的生长的基础是对其基本知识认识。只“知而不识”则不能内化,不能内化也就不能对思想道德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也不能在行动中“自觉”的践行道德规范。这种“自觉”或“智慧”的生长不是靠老师满堂的灌输来实现的,必须靠学生主体自身的主动行为来达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而且教师也全力以赴地追求这一点。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首要地位,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学生的内在力量,而思想也就越来越远地退居次要地位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越低。在学生很少思考,很少分析事实、现象和规律性的实质的地方,这个有效系数是最低的”。因而,这种道德智慧的生长必须依赖于主客体情景关系构建中,促成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判断。师生的交互行为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一个引导者、督促者。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方式可采借美国的德育教育方式,先设置思想道德观念的情景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并通过讨论或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后能独立形成对问题的判断。这就是开启学生思想道德智慧的很好的方式。

5.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灌输与渗透的有机统一,突出渗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政治思想观。

我国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一直受到关注。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三下乡”行动、走进社区行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整活动等对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可采借美国学生活动的方式:如,旁听审判大会、政论咨询会、服务弱势群体等。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采借美国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经验。教室、图书馆、雕塑等场所的设计以弘扬学校历史传统为主题。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校旗、校训、校徽、校歌。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为增长才干而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而走出去”。美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是全社会共同的工作,这种以主导教育和校园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与社会整体大环境熏陶相互协调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值得我们吸取。

参考文献:

[1]王冬梅.美国的文化论证与通识教育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1,(1).

[21Harvard University.Genera/Educadion 抽A FreeSociet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5.

[3]Hutchins R—M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_ica New Heven Corm:Yale university press,1936

上一条:人民网论:动真碰硬打好转变作风“持久战”
下一条:2007年中国十大文化事件